本报记者 吕献峰
通讯员 赵中贺 李晓瀛
“别动!警察!”近日,犯罪嫌疑人齐某还未反应过来,就已经被天津市公安局津南分局民警扑倒,牢牢控制住。“我知道,我知道自己作案难逃。”随着齐某喃喃自语,一起23年前的命案终于水落石出。
2001年4月一天,公安津南分局接到群众报警称,津南区咸水沽镇一名女性在家中遇害。案发后,公安津南分局刑侦支队立即成立专案组,组织精干力量展开调查。受限于当时侦查条件,专案组虽多方开展侦查,但始终没有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,无法准确锁定犯罪嫌疑人。案件陷入僵局,这桩命案也成为该分局刑侦民警的心结。
23年来,刑侦支队的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,在交接工作时,这起案件都必被提起。“绝不放弃,一定要查下去,总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。”在津南刑警的心中,“命案全破”的目标始终未变,“让罪者归案、让逝者安眠”的信念鞭策着一代代津南刑侦民警持续深入追查,为的就是让凶手早日归案。在公安津南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的档案室内,这起案件的卷宗不断得到补充,这是一代代刑警留下的印记。
今年以来,公安津南分局充分依托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,全面梳理起底历年命案积案档案、物证,持续应用现代刑事科技手段,全力攻坚。津南刑警将案发当年现场提取的几十件物证重新送检。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利用新技术设备进行多轮次检验,经反复比对,检出一可疑线索,使该案的侦破工作获得重大转机,取得关键性进展。获取重要线索后,公安津南分局再次成立专案组,对该案线索进行梳理研判,五十余岁的齐某进入到侦查视线中。由于时间久远,为确保侦查万无一失,公安津南分局不断完善案件资料、扩线深挖,在“大数据+警务协同”的威力面前,犯罪嫌疑人齐某的“马脚”再也藏不住了。种种迹象表明,齐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。
今年5月4日,专案组将其抓捕归案。齐某到案后,怀有侥幸心理,认为案发年代久远,公安机关不掌握证据,沉默应对审讯,拒不交代犯罪事实。由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和津南分局警力组成的审讯小组,向齐某讲明政策、普及法律、摆出证据、多管齐下,让齐某瞠目结舌——原来自己的沉默应对毫无意义。“都是年轻时一时糊涂啊……”数个小时的沉默后,齐某终于开口交代了其犯罪事实。2001年,因为其经济拮据,又好逸恶劳,便萌生了盗窃他人财物的想法。案发当天,齐某翻墙进入被害人家中后实施盗窃,恰巧被害人返回,发现了他。为掩盖犯罪事实,齐某将被害人残忍杀害后,逃离现场。
目前,齐某已被依法逮捕,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。
23年来,这起案件犹如千斤巨石压在齐某心头,使其惶惶不可终日,如今终落法网,是对被害人和家属最好的慰藉,更是对犯罪分子的有力震慑,更彰显天津公安“命案全破”的坚定决心。
(市公安局提供照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