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潮州“蚊子地图”发布,这些地方要注意→
发布日期 : 2024-11-01 09:41:46 文章来源 : 潮湃 潮州日报客户端

2024年第40周(9月30日至10月6日),全市报告新增17例登革热病例,较第39周(6例)增加11例,环比增加183.3%。未报告重症病例、死亡病例。


其中,本地病例10例,分布在潮安区6例(枫溪镇3例、彩塘镇2例、浮洋镇1例),湘桥区4例(城西街道1例、凤新街道1例、西新街道1例、太平街道1例)。


省内输入病例7例,分布在潮安区3例(沙溪镇1例、金石镇1例、东凤镇1例),饶平县4例(黄冈镇2例、浮滨镇1例、海山镇1例)。


以下区域正在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工作

(截至10月6日)

本周“蚊子地图”

根据本周飞行监测结果分析,15个监测点中,中密度5个、低密度4个、符合防控要求6个。


监测点病媒传播风险较高的有:饶平县浮滨镇宫下村、联饶镇深塗村、联饶镇群力村、东山镇东明村、东山镇红丰村。



本周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布雷图监测风险统计表



登革热防控小常识

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,经伊蚊(俗称“花斑蚊”)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,它主要通过“病人→伊蚊→其他人”的途径传播,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。




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“高热、三痛、三红”+皮疹。

高热:突发高烧(可达39℃以上),感觉浑身乏力,有时还会出现厌食、恶心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
三痛:剧烈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和骨关节痛。

三红:面部、颈部、胸部潮红。

皮疹:有的患者会在头面部或四肢躯干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。



目前治疗登革热没有抗病毒特效药,及时就医,早诊断、早对症治疗可减少疾病加重的风险。

防蚊叮咬是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手段,我们需要做到:

一、保持居住环境卫生整洁,“翻盆倒罐”清除室内外闲置容器、花盆底盘、饮水机托盘等各类无用积水,种养水生植物应勤换水洗瓶,避免蚊虫孳生。

二、安装纱窗、纱门、蚊帐等用具,避免蚊子飞入室内。室内使用蚊香、灭蚊气雾剂、电蚊拍等驱蚊灭蚊。

三、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或生活时,外出应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及长裤,并在裸露皮肤处涂抹蚊虫驱避剂。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(一般在上午7~9时和下午16~18时)在树荫、草丛、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。

四、如果出现发烧、皮疹、肌肉关节疼痛等疑似症状,应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居史。为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或他人,请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登革热防控相关要求。


来源|潮州疾控

编辑|张泽慧

审核|詹树鸿



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

人阅读
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,严禁转载。 承办单位: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
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:www.12377.cn
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768-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gdczsjb@126.com
电话:86-768-2289965 传真:86-768-2289965 地址: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
版权所有 2004-2013 ©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.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*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-1 公安网站备案号:4451013011048